一、勞務關系人員工傷待遇可以賠償嗎?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勞務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能適用勞動法調整,因此不能適用工傷賠償,要根據民法通則的人身損害賠償規定賠償。
勞務關系中沒有工傷問題,雇員在工作中受到傷害可以按普通侵權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承擔賠償責任。在程序上,這類案件案由為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勞動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經過勞動仲裁程序。
實踐中,家庭保姆、鐘點工、家庭教師等個人雇傭勞動中受到傷害發生的糾紛,屬于雇員受害賠償糾紛。未經工商部門依法核準登記的個人從事生產經營,不具有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所雇請的勞動者與之形成雇傭合同關系,即勞務關系,勞動者在受雇期間受傷,雇主應承擔民事責任。如農村個人建房,取得這項工程的人(自然談不上什么資質),又叫上其他人一起干,發生傷亡事故后發生的糾紛,屬于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款規定:雇員在從事生產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因此,發包人、分包人負有保護雇員安全的義務,發包人、分包人承擔的是一種過錯責任。雇員受害賠償責任雖為無過錯責任,但并非雇主對雇員在完成受雇工作中任何情況下的損害都應承擔完全的責任,勞動者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二、工傷與勞務損害賠償區別:
1、責任主體不同。工傷賠償的主體是限定性的。我國勞動法第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是指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勞務損害賠償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業,也可以個體經濟組織。
2、主體之間關系不同。工傷保險的權利人和義務人之間必須有勞動關系,非勞動關系,不構成工傷。而一般人身損害賠償不受勞動關系限制。
3、責任性質不同。工傷保險本質是勞動合同關系,主要是勞動保險法上的義務,而一般雇傭勞務賠償是侵權責任(無因管理形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為例外),是民法上的義務。
4、歸責原則不同。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而勞務損害賠償實行過錯責任。如是一般侵權,還必須具有損害四要件。
5、性質認定不同。工傷須經過勞動部門認定,雇傭損害賠償無須經過確認。工傷的認定有效和有資格的是勞動部門,勞動部門有權確定勞動者傷害是否是工傷,其它部門的認定均為無效。
6、舉證責任不同。工傷賠償除非用人單位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所為,方可免除責任。而勞務損害賠償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對賠償的一切事實,權利人均要舉證證明。
7、賠償時效不同。工傷賠償的時效為60日,勞務賠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侵權賠償時效一年的規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可在一年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律的保護,也可直接向雇主和有關單位主張解決,在主張權利時時效中斷。
8、處理程序不同。工傷調解不成,必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才能訴訟(仲裁前置),工傷賠償在認定工傷后,除企業調委會調解時效中斷外,申請勞動仲裁部門裁決,逾期不裁決的視為放棄權利。在裁決后15日內不起訴的,視為認可仲裁裁決。在仲裁裁決后,不服的才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而勞務損害賠償可直接通過訴訟解決。
9、賠償范圍和標準不同。工傷賠償,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最低生活,其賠償的范圍僅限于人身傷害,并且給付金額受到法定標準的限制。對不同等級的工傷,確定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參照標準對工傷者進行賠償。且不是一次性的。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在于填補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所受損害和利益,一般參照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來賠償,一般情況下,賠償是一次性的。最明顯的就是可以主張精神撫慰金。
10、適用法律不同。工傷賠償適用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而勞務損害賠償則適用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它直接適用民法侵權行為法的相關條款和規定責任、原則來處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務關系一般就是沒有正式的簽訂合同,而且也沒能購買任何的保險,這樣的勞務關系如果在出現了工傷之后,工傷保險肯定是不會給予賠償的,但是用人單位會根據傷情的實際情況來給出相應的賠償,所以,不同的情況所處理的方法就會不一樣。
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