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人員長期工傷待遇能繼續享受嗎?
退休人員長期工傷待遇是可以繼續享受的,退休后辦理的退休手續繼續在原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如果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根據《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第二條 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手續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繼續在原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用人單位招用已經達到、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已經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在用工期間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如招用單位已按項目參保等方式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擴展資料: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綜上所述,很多退休人員雖然已經不工作了卻因為過去曾經受過傷而影響到了后面退休的生活,出于對員工一直以外對單位付出的感謝還是法律和道德上的補償都應該繼續在其退休后支付一定的補償,這也是單位能夠為自己的員工能夠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過了退休年齡工傷待遇怎么賠償
工傷待遇糾紛案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0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2020年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0我國對于殘疾人拆遷優惠政策都有哪些呢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