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勞動合同工傷怎么辦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通過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訂立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來建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存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就無勞動關系存在。合同法上有通過“默示”視為同意而訂立的合同,在勞動過程中,對通過默示的方式已經成立的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應予以承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應受到保護。
在工作中負傷的,因此應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應承擔因工傷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1、工傷的認定: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規定,職工由于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2、工傷認定程序: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30日。
工傷職工本人或者其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待遇申請。職工待遇申請應當經企業簽字后報送。企業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其親屬可以直接報送。勞動行政部門接到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組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取證,在7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不超過30日。
3、工傷醫療待遇:職工因工負傷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2/3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按照本企業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4、住院期間工資問題:職工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的,實行工傷醫療期。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
工傷是勞動者在工作中不愿意發生,卻往往會發生的情形。若此時勞動者與單位之間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可能勞動者就會比較苦惱,不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應該怎么辦。另外,在實務中,不少人還會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對于工傷的情況,自己可不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其實,對于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案情具體去分析。
發生工傷之后的處理步驟有哪些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唯一住房能否執行
2020-11-17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