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主體在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時候,其實法律中都是規定了相應的時效,即不能超過規定時效提出申請,否則就需要承擔不利的后果。那現實中要是申請工傷認定超過時效的話,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辦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工傷認定超期是指用人單位或傷者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要求作工傷認定時超過了法律法規規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時效。即超過了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期限。
法律后果:
1、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用人單位或傷者或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的工傷認定申請,因而無法獲得法規規定的的工傷認定書;
2、傷者無法啟動勞動能力鑒定部門的勞動能力鑒定;
3、如果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話,傷者無法從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保險基金中獲得工傷保險待遇。
二、申請工傷認定超過時效怎么辦
1、救濟途徑有以下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傷者通過工傷保險賠償案由獲得救濟。其依據為:
(1)《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2)國務院《條例》第五十二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之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六)》第六條“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種觀點,是傷者直接通過一般民事損害賠償案由獲得救濟,其依據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2)《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2、兩種救濟途徑的必經程序
上述兩種救濟途徑,傷者均應當通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勞動爭議申訴兩個環節。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勞動爭議仲裁部門不予受理的情況下,傷者才可向法院起訴。因為,如果不考慮第三人原因致傷的情況,因工傷事故而發生的糾紛畢竟是勞動爭議糾紛,如《條例》第五十二條之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六)第六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之規定。而且,傷者在申訴或起訴前,應當作司法鑒定:一可以確定賠償金額,二可以確定申請時效或訴訟時效。前者的鑒定按一般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標準、后者司法鑒定應當是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
其實多數出現在用人單位身上,一方面是法律規定的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比較短,另一方面單位為了逃避對員工的責任,而故意拖延申請的時間,從而導致超過了規定時效。但此時,作為勞動者其實自己也是可以提出認定申請的。
員工個人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對工傷認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程序要怎樣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