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準婚姻關系的一般規(guī)則
有些國家例如法國、埃塞俄比亞等國對準婚姻關系的法律規(guī)制,是通過立法予以確認的,并對調整準婚姻關系確定了一般規(guī)則。最值得借鑒的是《埃塞俄比亞民法典》。該法在“人法編”的第八章“非法同居”中,詳細地規(guī)定了從708條至721條共14個條文,涉及到了準婚姻關系的幾乎所有問題。涉及到的問題是:第一,規(guī)定非法同居的定義,已見上文。第二,非親屬的效果,即同居不在同居者之間以及同居者的親屬間發(fā)生親屬關系,但是對于同居者所生的子女發(fā)生親子關系。第三,同居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雙方不發(fā)生生活保持義務,不產生共同財產關系,雙方相互之間不發(fā)生繼承權,但是同居男子對于同居女子締結的為保持同居關系所生子女的生活所必須的所有合同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第四,終止同居關系,同居的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出,女方提出終止同居關系,不承擔任何損害賠償和返還原物的責任,男方提出終止同居關系,如果為公平所考慮,則法院可以判決其承擔對女方不超過六個月生活保持費用的賠償。第五,同居身份的證明,可以通過可信賴的證人證明,也可以通過提出可信賴的證人對其提出異議,還可以通過公證證明其身份的占有。第六,同居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爭議,只有法院有權裁決,確定是否已經(jīng)成立同居關系,因同居而發(fā)生的爭議的解決?!栋H肀葋喢穹ǖ洹返倪@些規(guī)定,對我國建立規(guī)范準婚姻關系的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值得認真分析研究。
對于法律調整準婚姻關系的一般規(guī)則,借鑒國外的立法經(jīng)驗和理論研究成果,可以提出以下意見:
1.關于同居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我國親屬法對準婚姻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問題,可以確定以下內容:
第一,準婚姻關系當事人之間不發(fā)生配偶的親屬身份,不發(fā)生配偶權。無論其同居多長時間,無論其是否有子女,只要雙方?jīng)]有登記結婚,而僅僅是準婚姻關系,就不能認為他們是配偶。至于他們的相互身份,我認為就是同居者,或者叫做準婚姻關系當事人。
第二,準婚姻關系當事人與對方親屬之間不產生姻親關系,不在男子與婦女的親屬間或婦女與男子的親屬間產生任何姻親身份,不發(fā)生姻親的權利義務關系,與姻親有關的婚姻障礙的法律規(guī)定都適用于準婚姻關系。
第三,準婚姻關系當事人的相互間不產生任何提供生活保持的義務。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解除共同生活狀況的權利,而不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除非女方為扶養(yǎng)共同生育的子女所需,男方應當承擔相應的經(jīng)濟負擔責任之外,不負擔其他經(jīng)濟責任和法律責任。當準婚姻關系解除的時候,如果一方負擔養(yǎng)育共同生育的子女,另一方應當負擔撫養(yǎng)費用的給付義務,不得推諉和拒絕。
第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不產生繼承關系,不得相互繼承遺產。
2.雙方當事人對于共同生育的子女的親子關系
準婚姻關系當事人所生的子女,應當適用親屬法關于親子關系的一切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各自對子女發(fā)生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享有親權,法律不得對其子女有任何歧視行為。但是,雙方當事人雖然為子女的父母,但是雙方當事人之間仍然不具有配偶關系。
在準婚姻關系當事人的準婚姻關系解除之后,子女未成年的,可以向其父或母請求撫養(yǎng)給付。對于喪失生活來源的父或母,成年子女負有贍養(yǎng)義務。
相應的,當事人的子女對于當事人各自的父母間,產生直系血親關系,取得祖孫、外祖孫身份,發(fā)生祖孫、外祖孫的權利義務關系,享有親屬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協(xié)議范本
2021-02-24現(xiàn)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2-12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zhí)[2015]8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