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謝某,男,住上海市某區。
被告:李某,女,住上海市某區。
原告謝某與被告李某原系夫妻關系,雙方婚后因性格不和,于2005年7月12日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雙方簽署了一份,協議書中約定:位于上海某區的房屋歸女方所有,男方應協助女方辦理過戶手續。后來謝某并未積極協助李某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雙方為此再次發生糾紛,李某準備通過法院責令謝某協助辦理過戶手續,但是謝某卻在李某提起訴訟之前搶先一步于2006年2月向法院起訴。
謝某在訴狀中稱:在與被告李某簽訂協議時,其正處于情緒激動狀態,后又草率地在前妻事先準備好的離婚協議上簽字。離婚后經過反復冷靜的思考,認為此離婚協議顯失公平,應予撤銷,李某應另行支付原告15萬元作為房子的折價款。
被告辯稱:雙方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了該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并沒有違反公平原則,因此不同意原告的主張,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理結果:
法院認為:原告謝某與被告李某系夫妻關系,在離婚時,雙方自愿簽訂財產分割協議,約定房產歸被告李某所有,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現原告以協議顯失公平為由,主張撤銷該協議,請求重新分割夫妻財產,沒有法律依據。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案件爭議焦點及法律適用:
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雙方簽訂的協議是否可以撤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9條之規定:男女雙方后1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法院應當受理;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律師認為:這一司法解釋給出了撤銷或者變更夫妻財產分割協議的兩個法定條件:一、協議后一年內提出;二、因欺詐、脅迫而訂立。依據這一規定,顯失公平不是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法定理由。
另外,根據《民法通則》等相關規定:顯失公平的協議可以撤銷。但是因為離婚案件有其特殊性,在處理時,可能由于情感因素或者愧疚心理的影響,不能達到完全平均分割,離婚協議通常很難認定是否顯失公平,本案原告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僅以顯失公平為由請求核銷離婚協議中就沒有得到法院的認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