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中對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此時也需要由統籌地區的勞動行政部門做出認定,那么最終才能確認屬于工傷范疇,而之后也才能按照工傷事故來進行處理。但在一些情況下也不能認定為工傷。那究竟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況下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非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就是所謂的“三工”。
“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的“工作原因”,是構成工傷的充分條件,“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更多的是證明工作原因的輔助因素,同時也對工作原因起補強的作用。根據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受到傷害,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導致的,則推定為工作原因,亦可認定為工傷。
當然,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員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受到傷害并非因工作原因導致,則不能認定為工傷。
2.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不是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可認定為工傷,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指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違法的目的沒有達到,這些人出于報復而對該職工進行的暴力人身傷害;另一層是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的意外傷害,諸如地震、廠區失火、車間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單位其他設施不安全而造成的傷害等。
“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強調的是受到的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之間存在有因果關系。
如果員工因個人利益、個人私怨等原因受到暴力傷害,顯然無法認定為工傷。
3.因工外出期間從事個人活動受到傷害的
因工外出期間一般包括以下情形:(1)員工受用人單位唱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期間;(2)員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或者開會期間;(3)員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動期間。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里強調的是“工作原因”。
如果員工在因工外出期間從事個人活動,則不能認定為工傷。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對此亦進行了明確,“職工因工外出期間從事與工作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開會無關的個人活動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認定為工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上文中,小編就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做出了介紹,各位不妨具體了解一下。當然,對于工傷認定的結果,還是需要專門的機構做出認定才行。確認構成了工傷事故,那之后就是要進行工傷鑒定,看實際給勞動者造成的傷殘等級是多少,之后才能確定按照什么標準來進行賠償。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什么材料,有什么時間限制?
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如何判斷交通事故工傷認定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代還欠款又食言 債權人該向誰要欠款
2020-11-23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