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清工工人受傷誰負責
簽與不簽合同,工人受傷了甲方就要負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出的相關解釋。于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2003年12月26日頒布,2004年5月1日起實施。共計三十六條。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第十條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屬于《工傷保險條例》[2]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無論二者是否簽訂了相關的協議,承包方都應該負相關的責任,在一些情況中,工人自己也因該負一定的責任。所以,工人在進行工作時,一定要在協議中寫清自己的相關責任,在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人身損害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選了拆遷安置房還能選貨幣補償嗎
2021-03-21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