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傷認定的原則具體有哪些
工傷保險遵循以下十個原則:
1、無責任補償(無過失補償)原則;
2、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原則;
3、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
4、個人不繳費原則;
5、區別因工與非因工原則;
6、經濟賠償與事故預防、職業病防治相結合原則;
7、一次性補償與長期補償相結合原則;
8、確定傷殘和職業病等級原則;
9、區別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原則;
10、集中管理原則。
工傷認定存在的誤區
雖然《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員工因犯罪或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不得認定為工傷。但認定工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原則上工傷的認定不追究員工本人主觀有無過錯,因此一般的工傷事故即使是員工故意違反企業的操作規程或行為規范造成,只要不是自殺或自殘都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工傷的認定首先適用無過錯原則,再排除員工因自殺、自殘、犯罪或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等法定情況。根據這一原則,上下班途中的機動車輛事故不區分員工本人責任的大小,一律認定為工傷,即使本人全責也是工傷。只有酒后駕駛、無證駕駛、駕駛無證車輛等嚴重違法行為導致傷亡,才被排除在工傷認定范圍之外。上述案例中的張某應認定為工傷。
按照本市的規定,除了保險基金承擔的費用外,單位也必須承擔一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單位未在法定期間內申請工傷認定,則承擔該期間的醫藥費用;即使參加工傷保險,但其中還有部分是必須由單位支付的費用,包括:停工留薪期內的伙食、必要的交通和住宿費、停工留薪期工資、停工留薪期間醫院指定的護理費用、解除或終止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工傷醫療補助金等。因此,單位目前必須向錢某支付住院伙食費和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報銷其必要的交通費和護理費。
對于這些具體的原則就是自己進行工傷認定時必須要遵循的準則,所以對于當事人來說,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維護有著法律上的支持,因此在實際的運用中有關的人員會進行合理的處置,從而減少對于當事人利益的損害,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提出工傷認定的時間是多久
如何判斷交通事故工傷認定責任?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知道的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不足額保險
2020-12-14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