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公意外死亡賠償標準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1、喪葬費:
標準為: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
標準為:配偶,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40%;其他親屬,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供養親屬范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工傷認定的標準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總之,不是所有的因公意外死亡的賠償標準都是一樣的,而且以上的賠償標準應該建立在意外事故被確定為了工傷事故的基礎上。在職工已經去世了的情況下,其家屬應該和用人單位共同配合做好工傷認定這件事,雙方都應該理智冷靜的對待。
職工非因工死亡賠償標準
企業職工非因工死亡待遇是怎樣的
非因工死亡發救濟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拆遷補償協議不能簽的情形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