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時間崴腳算不算工傷
上班時間把腳崴了,算工傷,由公司負責報銷醫療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
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二、工傷認定程序
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
注意工傷認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后,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
三、工傷鑒定程序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四、協商賠償程序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五、勞動仲裁程序
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
六、法院審理程序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七、執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
綜上所述,上班時間崴腳是算工傷的,而且是在正常的上班時間當中,那么按照工傷保險的規定來說是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只要符合工傷申請條件的都可以,并且需要準備好申請材料,等待申請完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商標權2萬會怎么判
2020-12-21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管轄小結
2021-02-2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