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符合以上條件之一,單位辭退員工可以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辭退員工中經常出問題的基本都是不正確的甚至是違法的辭退。比如,試用期可以隨便辭退員工;員工違紀,可以辭退;只要公司給經濟補償金并提前一個月通知,可以辭退員工……這些觀點都是很危險的,實踐中發生的大量案例已經證明,持有這些觀點的企業往往都是勞動爭議不斷并且屢屢敗訴的企業。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實質上是勞動合同解除的原因之一。勞動合同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一種法律行為。由于勞動合同解除事關重大,因此勞動法對其條件和程序做了嚴格的規定,用人單位辭退員工必須要遵守嚴格的法律條件和法律程序,不是說辭就可以辭。不正確的辭退有很多的情形,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違法的辭退。
違法的辭退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情形:
1、辭退員工事實依據不充分;
2、辭退員工法律依據不準確;
3、辭退員工操作程序不合法。
上述三種違法的辭退,往往會給公司的經營管理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合法辭退,一種是違法辭退。單位在違法辭退員工的時候,按照《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需要向員工支付賠償金。但一般在合法辭退的時候,往往是不需要支付補償。當然,經用人單位提出,與員工協商一致后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是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有效期限怎么寫
2020-12-11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無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重新犯罪還有機會減刑嗎
2020-11-26房屋群租違法嗎
2020-12-27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