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交通設施罪是指破壞已投人使用的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的行為。
破壞交通設施罪立案標準中指出,犯罪的構成為: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破壞的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直接關系交通運輸安全的交通設備。
根據破壞交通設施罪立案標準,在犯罪的客觀方面:實施了破壞交通設施的行為。只要破壞行為有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傾覆、毀壞的危險,如將海上浮標移位,足以造成航船觸礁的危險,就應成立本罪;至于航船是否已經觸礁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破壞的對象是關涉公共安全的交通設施。關于“公路”的范圍,凡是可供汽車(包括大型拖拉機)、電車通行的道路均應認為是公路。
從現實生活中來看,對交通設施的對象范圍可以具體分為以下五種:
一是正在使用的鐵路干線、支線、地方鐵路、專用鐵路線路、地下鐵路和隨時可能投入使用的備用線以及線路上的隧道、折梁和用于指示車輛行駛的信號標志等;
二是用于公路運輸的公路干線及支線,包括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地方公路以及線路上的隧道、橋梁、信號和重要標志等;
三是用于飛機起落的軍用機場、民用機場的跑道、停機坪以及用于指揮飛機起落的指揮系統,用于導航的燈塔、標志等;
四是用于船只航行的內河、內湖航道,我國領海內的海運航道、導航標志和燈塔等;
五是用于運輸、旅游、森林采伐的空中索道及設施等。
必須實施了破壞行為,包括使交通設施本身遭受毀損和使交通設施喪失應有性能的行為,如拆卸鐵軌、拔去枕木、毀損標志、熄滅燈塔上的燈光、在公路或機場上挖坑掘穴等。破壞行為必須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或者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實際上的傾覆與毀壞只是本罪法定刑升格的條件。
破壞交通設施罪立案標準中指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破壞交通設施罪立案標準中指出,本罪的主觀方面,按照刑法第117條和第119條第1款的規定,行為人的破壞行為必須是出于故意,且對行為可能造成公共危險應有所認識。如果行為是出于過失,應按照刑法第119條第2款論處。
量刑標準:
依照本條和 119條的規定,破壞交通設備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