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怎樣才會有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網友咨詢:我爺爺奶奶共生育了三個子女,年紀大了以后一直由我父親、叔叔和姑姑輪流照顧。前年初,二老病情加重,先后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照顧的責任更重了。在一次家庭會議上,我姑姑說贍養老人本就該是兒子的事,她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以后老人的生養死葬她不管了,將來老人留下的財產她也不會來要。我父親和叔叔對此默認了,從此兄弟倆擔負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不久前,我爺爺奶奶相繼去世,留下了3萬元存款和四間瓦房。姑姑在聽說我們這里可能會拆遷,將來這四間瓦房能得不少拆遷款后,對當初放棄繼承遺產的承諾反悔了,說女兒也同樣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她不愿意放棄。我父親和叔叔自然不肯答應。請問我姑姑還有繼承權嗎?
律師回復:我國《繼承法》第25條第1款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由于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才開始,而你姑姑是在二老生前表示放棄繼承,因此她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她仍然享有法定繼承權。
但同時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3條的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你父親及叔叔這兩年多以來一直贍養二老,在分得遺產時,可以要求適當多分,而你姑姑這幾年一直沒有對二老盡贍養義務,顯然應當少分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