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為劫取錢財,事先在離長途汽車站較近的某居民小區租賃一住房。隨后糾集另外幾個人,攜帶鋼管、刀子等作案工具,在汽車站內外尋找搶劫目標。后在汽車站外將乙帶到其租賃房內。甲等人在較長時間內輪流用鋼管和拖把毆打、威脅乙,欲搶劫乙的財產,但乙當天恰好并未攜帶任何財物。甲等人無奈放掉乙,又接著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后案發。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搶劫罪既遂與未遂以是否取得財物為標準,本案中甲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的方法,企圖強行奪取他人財物,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取得財物,其行為構成搶劫罪(未遂)。
第二種意見認為甲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既遂)。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犯罪是否既遂,既不是以是否達到了犯罪目的為標準,也不是以行為產生了行為人所追求的、犯罪行為的性質所要求的結果為標準,而是以行為是否具備了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全部主客觀要件為標準。搶劫罪是“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為基本構成要件,并未規定必須要以實際搶到財物作為搶劫犯罪構成要件是否齊備及既遂與未遂區分的標準。因為搶劫罪是由犯罪分子的主觀罪過和客觀犯罪行為的內容與特點所決定,其犯罪客體表現為雙重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權利,又侵犯了公民人身權利。只要該行為具備了取得財物或嚴重侵犯了他人人身權利兩者之一的,就可以認為其已經具備了搶劫犯罪構成全部要件從而構成既遂。本案中,甲等人欲搶劫財物,將乙帶到租賃房內,在較長時間內輪流對乙實施了毆打、威脅的行為,只是在暴力行為完成后,發現被害人乙身上并無財物。乙的財物未遭受侵犯不是因為甲等人沒有能力,而是因乙并未攜帶財物。雖然乙的財產權未受到侵犯,但此時人身權與財產權相比,人身權已處于主要地位,受到了嚴重侵犯。根據刑法的立法精神,相對于財產權而言,刑法更側重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本案中,甲等人的犯罪行為已經完成,其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侵犯乙的人身權方面,因此侵犯乙的人身權成為主要客體,與法與理均應予嚴懲。
綜上所述,當甲等人的暴力行為已經實施完畢,暴力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被害人乙的人身權,甲等人有能力搶得被害人乙的財物,但由于其乙沒有財物而未得逞,應認定為搶劫罪(既遂)。
陳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變更需要股東到場嗎
2021-02-07刑滿釋放救濟金多少
2021-02-09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