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蔣某系一賭徒,因無錢賭博,預謀搶劫。2007年5月某日晚,被告人蔣某躲藏在一巷內,欲對過路行人實施搶劫。當晚21時許,被害人李某(女,26歲)下班經過此巷,被告人蔣某手持尖刀威脅李某交出錢物。李某大聲呼救,被告人蔣某驚慌失措,用尖刀刺中被害人李某胸部后逃離現場。后被告人蔣某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醫鑒定:李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傷偏重。
【爭議】
公訴機關以被告人蔣某犯搶劫罪提起公訴。開庭審理時,控辯雙方就被告人蔣某的搶劫行為構成搶劫罪既遂還是搶劫罪未遂展開激烈辯論。
控方認為,被告人蔣某手持尖刀威脅李某雖未搶到財物,但用尖刀刺中被害人李某胸部,致李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傷偏重。根據我國犯罪學原理,沒有搶到財物,也沒有致人輕傷的,為未遂;搶到財物的,或者雖然沒有搶到財物但致人輕傷以上傷害的,為搶劫既遂。因此,被告人蔣某的行為應定搶劫罪(既遂)。
辯方認為,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應以是否實際搶得財物來區分。理由是:從我國《刑法》第236條的規定看,搶劫罪為一種侵犯財產的犯罪,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獲取財物是達到既遂狀態的標準,就構成犯罪既遂,否則就是犯罪未遂。蔣某既然沒有搶到財物,其行為只能構成搶劫罪(未遂)。
【評析】
筆者認為:控方指控的事實應予支持。理由如下:
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標準,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論,基本上有三種主張:一是認為搶劫罪是侵犯財產罪,應當以是否搶得財物作為既遂與未遂的標準;二是認為搶劫罪雖然是侵犯財產罪,但同時也侵犯了人身權利,因此,不論是否搶的財物,只要在搶劫過程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就成立犯罪既遂;三是認為搶劫罪是雙重客體,在不同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標準區分既遂與未遂,即搶劫行為沒有造成人身傷亡時,以是否搶得財物作為標準;如果搶劫行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傷亡,則不論是否取得財物,都成立搶劫罪的既遂。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具體到本案,分析如下:
犯罪的既遂與未遂標準,應當以是否完全具備了《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限。根據我國《刑法》總則理論對故意犯罪既遂與未遂形態區分的標準,搶劫罪是以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是否產生《刑法》分則規定的危害結果,作為既遂與未遂的標志。那么,什么是搶劫罪所造成的危害結果?筆者認為,應該根據搶劫罪所侵犯的法益去分析。
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我們應以搶劫行為是否直接侵犯到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來理解本罪的危害結果。因為《刑法》分則之所以將搶劫罪歸入侵犯財產罪之類罪,主要在于犯罪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為了劫財,其行為最終指向的也是被害人的財產權利,而《刑法》作為以懲治犯罪行為人為對象的強制手段,將重點放在懲處犯罪行為人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的主觀罪過,并保護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加以考慮,則是立法者如此分類的立足點。但這并不是說立法者對行為人所造成被害人人身權利的侵犯,可以忽略不計的,被害人的人身權利所受到的侵犯,從危害結果上講,有時甚至遠遠超過其財物所受到的侵犯。我國的《刑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刑法,它已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刑法》第263條對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作出加重處罰的規定,屬于結果加重犯。由此,行為人是否搶到被害人的財物,是分析其搶劫行為是否產生危害結果的一個方面;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人身權利受損的后果,也應是分析其搶劫行為是否產生危害結果的另一個方面。這里的人身權利受損,應為造成被害人輕傷以上后果。假如這兩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產生了危害結果,成立犯罪既遂則符合搶劫罪屬于結果犯的原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可用于支付哪些項目?
2021-03-16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