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很多公司都會對員工一年的勞動付出給予一定的獎勵,我們將這統稱為年終獎。因為年終獎同樣是員工付出所得,且金額一般不少,所以也需要進行年終獎個稅上報,大家知道如何申報與計算嗎?下面是律霸小編的解答。
一、年終獎個稅上報方法
網上申報當月工資薪金和年終獎的個稅,同一個人應同時錄入兩條申報記錄,所得項目為“正常工資薪金”和“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分別填列對應的“收入額”等項目進行申報。進行年終獎申報個稅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進行“年度獎金”申報時,必須填寫“當月發放工資金額”,該數字是作為判斷年度獎金計算的依據。如果實際當月有發放工資但在進行“年度獎金”申報的時候不填寫或填寫“正常月薪收入”為0的,則會導致年度獎金稅額計算錯誤造成少繳稅款。
(二)“年度獎金”申報僅計算年度獎金收入的稅額,不包括正常月薪收入稅額計算。如果當月申報的收入包括正常月薪收入和年度獎金的,則正常月薪收入應另行按“正常月薪收入”進行申報。
(三)“年度獎金”申報中所填寫的人員“當月發放工資金額”應和“正常月薪收入”申報中填寫的金額一致。
二、年終獎個稅計算
國稅發[2005]9號文件基本規定是:“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一)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
(二)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不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后的數額。
(三)員工一個年度在兩個以上單位工作過,只能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年終獎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納稅人可以自由選擇采用該計稅辦法的時間和發放單位計算。
該條款的要點是:
1、一個員工2013年1月發放的年終獎適用了除以12找稅率的優惠計算政策,2013年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適用了。
2、一個員工一年一次,在兩處以上取得年終獎,也只能適用一次。
3、員工即使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也可以適用一次。
(四)員工同一月份在兩個以上單位取得年終獎,可以選擇一個單位的一次性獎金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優惠辦法計算,從另一單位取得的年終獎合并到當月工資薪金項目繳稅。
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如果同一個人同月在兩個企業都取得了年終一次性獎金,納稅人在自行申報時,不可以將這兩項獎金合并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一次性獎金的政策;對該個人按規定只能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優惠算法。
總的來說,年終獎個稅上報有同正常工資薪金相區別的申報入口,申報時也要注意填寫當月發放工資總額,否則計算出的稅率會是與實際繳納不符的稅額。此外,年終獎個稅的計算應將年終獎金額作為單獨一個月工資看待,并以3500元為起征點計算個稅金額。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張家口律師。
個稅起征點是多少錢
個稅計算方式是什么
不繳納個稅的后果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