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屬于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法定節假日是國家規定全體公民都可以放假的節日。國家規定了在國慶節期間勞動者可以帶薪休假,如果企業需要勞動者加班的,應支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加班費。那國慶加班工資怎么算?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詳細說明,一起來看看吧。
一、國慶加班工資怎么算?
法定節假日:按不低于員工本人按上一個月的平均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員工本人按上一個月的平均日工資或小時工資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公休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按照國務院放假規定,國慶節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放假7天。這7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國慶加班3倍工資是哪幾天?因此,勞動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10月4日至7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二、單位不支付加班費怎么辦?
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當然勞動者也可以選擇仲裁,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動仲裁有時效上的限制: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仲裁時效也會中斷,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仲裁時效中止。
從最新的司法解釋來看,最高法為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該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我國國慶的法定假期為三天,但實踐中,國家通過假期與節日進行調休,一般勞動者會有七天左右的假期,而這七天時間的加班工資計算方式并不相同,10月1日至三日為法定假期期間,應發放不低于三倍個人工資的加班費給勞動者,而其他時間則可以通過補休或支付兩倍工資的加班費來處理。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公務員加班費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款多少
2020-11-25租用的門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3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