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費的規定小時工資標準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在具體折算時,勞動者還需要了解相應的規則。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資。目前,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為20.83天和166.64小時,而全年月平均計薪日和計薪時數分別為21.75天和1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計薪時間進行折算。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二、分類計算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后,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目前,加班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常態,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若雇傭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以上所述的原則,按照比例,不得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固定比例支付其工資。
超時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計件工資如何算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及處罰
2020-12-18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