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裁員賠償2倍嗎?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疫情期間用人單位是不可以辭退員工的,若是考慮到經濟萎縮等,需要裁員的,那么支付給下崗職員經濟賠償即可,賠償的金額一般是薪資的兩倍。但若是員工存在違法行為,或者侵害了公司的利益的,那么可以直接在不支付任何賠償的情況下辭退此職員,
合同期滿辭退有補償嗎?
哪些員工是不能被辭退的
女員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