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勢必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勞動者用人單位就算是建立了勞動關系了。也有很多勞動者在一家公司工作,因為種種原因被公司辭退,但是勞動者卻沒有和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入職沒簽合同辭退了怎么辦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解答。
一、沒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怎么辦
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每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超過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個月工資,不足半年的支付半個月工資。以勞動者本人實際工資計算。
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如果沒有提前通知的,需要另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司法實踐中,經濟補償金和代通知金通常只有一項會得到支持,你可以自己選擇。
不簽定勞動合同是違法行為,你可以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最高為11個月。證據方面能夠證明勞動關系即可,比如工資條,打卡記錄、工裝、工作往來信息、同事證言等。建議可以與公司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應當在單位注冊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也可以委托律師代為仲裁,勞動仲裁時效為1年,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對仲裁不服的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二、勞動者如何證明勞動關系
其勞動者注意收集和保存能夠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就可以避免在發生勞動糾紛時陷入被動局面。以下是證明勞動關系的2種方法:
(一)入職時要求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權利義務關系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勞動合同的簽訂,可以在勞動爭議過程中有效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故而在入職時勞動者務必要求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二)在公司規章允許情況下,盡量保留能證明提供勞動的材料原件。在用人單位否認勞動關系的情況下,類似加蓋公司公章的業務授權委托書、代簽的業務合同、申辦貸款、信用卡的工資證明、暫住證以及單位評定員工等級的證明等,都可能被作為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所以勞動者應盡量保存這些資料原件。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的保障,單位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除勞動關系,否則勞動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進行勞動仲裁。勞動者入職沒簽合同辭退了怎么辦,首先勞動者要想辦法證明自己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只要證明存在勞動關系,那么你被辭退了用人單位可以補償你。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簽勞動合同注意事項
勞動合同糾紛的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行政處罰了有案底嗎
2021-03-19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