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婚姻法》的立法精神,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構成要件包括:
1、夫妻一方對離婚具有主觀上、行為上的過錯。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主觀方面要件,即要求一方有過錯。這一要件體現出過錯主義離婚原則之特色。該“過錯”必須是導致離婚的過錯。也就是說,對于婚姻關系的解除,一方在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如果雙方均無過錯,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2、一方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客觀行為要件,即過錯方的行為違反了婚姻法規定。如《婚姻法》第4條規定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義務;第20條規定了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等,如果一方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則明顯違反了上述法定義務。
3、請求權人有損害事實。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客觀后果要件,即享有請求權的一方當事人必須具有損害事實,包括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從婚姻法的規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司法解釋第29條也對予以了明確。至于上述規定是否恰當,筆者下文將專門予以論述。現行條文充分體現了立法者以有利于家庭和好、有利于家庭穩定為出發點。
4、過錯行為與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系。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要件,即過錯一方的違法行為與無過錯一方的損害事實具有法律上的直接因果關系。從婚姻法的立法宗旨看,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不存在賠償問題。
所謂直接因果關系,應該是這些損害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離婚當事人所提出的離婚理由,如受害人以感情不合為由提出離婚訴訟,在審理中若查明“感情不合”實際上是另一方當事人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等因素所致,就應當適用離婚賠償。如果是因自身的過錯或第三人的過錯造成財產或精神損害,也不能要求配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