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離婚損害賠償的條件
離婚損害賠償造成離婚損害賠償,既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也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人身權。表現在侵害財產權上,主要有將夫妻共同財產用作第三者的供養費用。如為第三者置地購房、購買衣物、提供生活費用等等。侵害婚姻當事人人身權主要表現為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名譽權、配偶權以及身體權、健康權等等。但如果要提起損害賠償請求就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首先,必須具有違法行為。即配偶一方和第三者行使了婚姻法所限制的破壞雙方婚姻家庭關系的行為,即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及遺棄家庭成員等等違法行為。
其次,必須具有損害事實。就是配偶一方和第三者的破壞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給相對一方造成了既成的財產和人身、精神損害事實。從婚姻法的規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的。四十六條規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關于這一點,婚姻法在立法本意上是以有利于家庭和好,有利于家庭穩定為出發點的。雖然筆者認為出現未導致離婚結果的損害亦應予以賠償,但那是婚姻賠償而不僅僅是本文所討論的離婚賠償,因而在此不做論述。
第三,必須具有主觀過錯。實施破壞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必須是配偶一方和第三者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筆者認為,在離婚損害賠償中,第三者可以被列為賠償請求的對象。如果第三者明知婚姻一方有配偶,仍故意或放任自己的感情,與婚姻一方同居、結婚,以至婚姻方離婚,那么,第三者就具備了所有離婚賠償的條件,應該對婚姻的另一方作出賠償。在離婚損害賠償中,配偶一方的故意往往是明顯的,應該注意的是第三者的主觀故意和過失,若第三者不知道婚姻一方已有婚姻事實,她(他)自己本身也處于蒙蔽、受害地位,那么就不存在主觀上的過錯,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必須具有因果關系。離婚賠償必須是在配偶一方和第三者的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直接導致離婚這一最終后果,才能實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不存在賠償問題。所謂直接因果關系,筆者的理解是這些損害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離婚當事人所提出的離婚理由。比如受害人以感情不合為由提出離婚訴訟,在審理中若查明“感情不合”實際上是另一方當事人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等等因素所致,就應當適用離婚賠償。
總而言之,在審判實踐中,并不是每個離婚當事人都知曉離婚賠償的法定事由的,只有當事人在訴訟中提出了離婚損害賠償請求且滿足了上述要件是,法官才會認可該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
2021-02-20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