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中房屋居住權的適用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規定了居住權。該解釋規定,離婚時,一方無房可居屬于生活困難,雙方可以協商或者法院可以判決有房一方以居住權或者所有權的形式予以幫助。但該解釋沒有對該種居住權給出具體定義,也沒有確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相關處理規則,對居住權人能否將房產出租、居住權人有無修繕義務、房產受毀損或滅失時居住權人的權利是否受影響、居住權何時終止、居住權消滅的原因等問題均未涉及。
正是由于婚姻法司法解釋對居住權僅有這種原則性的規定,所以造成了目前司法實踐中法官確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自由裁量空間太大和部分法官用以往司法解釋中暫住權的期限推導居住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的現狀。有鑒于此,筆者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在后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中,應當根據公正司法的需要,重新設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處理規則,同時對該種居住權相關問題的處理作出直接明確的規定,以規范全國法院的法律適用,使當事人基本相同的情況能夠得到大體相同的司法待遇。具體來說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用判決設定居住權的條件是:一方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亦無其他收入來源,無住房而提出暫時居住的請求;另一方應有給予居住幫助的能力;生活困難方的這種獲助應僅限于離婚時。
二、對居住的期限和解除條件等相關問題應盡量通過調解促使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減少離婚時設定的居住權在執行中的難度,以期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
三、居住權解除的條件:
1、在執行居住幫助期間,生活困難方另行結婚或者死亡的,對方可終止幫助;
2、原定居住幫助期限執行完畢后,生活困難方又要求對方繼續給予居住幫助的,除非對方愿意繼續提供居住幫助,一般不予支持;
3、非因提供幫助的人的原因,居住的房產受毀損或滅失時,居住權中止或終止。
四、法官用判決設定的居住權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轉讓、出租和繼承;居住權人在居住期限內對房產有合理范圍內的維護和修繕義務;居住的房產遭受不法侵害的,居住權人經提供幫助的人的同意有獨立的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