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要求,所有的單位都應該與員工之間簽訂勞動合同,但事實上,在很多用人單位還有不少的“臨時工”。有人認為,只要沒有勞動合同就沒有辦法構成勞動關系,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意見是相反的。那么,臨時工可否算勞動關系呢?本文就為大家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臨時工可否算勞動關系
自《勞動合同法》出臺以后,原則上要求所有用單位都必須和員工簽訂一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勞動實踐中,許多單位仍然大量使用所謂的“臨時工”。主要原因是某些單位為了“逃避”繳納各項保險,承擔某些責任和費用,往往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這些用人單位往往錯誤地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一旦在勞動者身上出現問題或是出現傷害,給用人單位帶來不好的形象或是損失,用人單位就可以輕松的一腳踢開。但是,這些用人單位“忽視”了: 除了簽訂勞動合同之外還有另一項“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例如,在工傷認定中,其中強調的一項就是“事實勞動關系”,也就是說,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個人與用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后,我國的勞動法律中已不再使用“臨時工”這個詞。
《勞動合同法》中也只規定有全日制工和非全日制工,并且《勞動合同法》在規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時,沒有以臨時工和正式工來加以劃分和規范,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勞動、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人單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員工在工作時受到傷害就可以申請社保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 條第1 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而事實勞動關系也是《工傷保險條例》所認可的。即臨時工與企業的職工一樣,符合法定情形的,均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因此,用人單位為節省成本,采用“臨時工”的形式用工,不繳納社保費用,其實是很不明智的。工作期間不出問題還好,萬一發生工傷事故,就只能由用人單位來賠償了。
1、用人單位在實際用工之時,要嚴格執行勞動法的規定,在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要以“臨時工”的形式用工。
2、如果企業使用“臨時工”將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不但承擔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等法律風險,而且,如果“臨時工”在工作中受傷,那么會被按照工傷處理,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賠償。
根據我國法律來說,雖然臨時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其勞動是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因此,關于臨時工可否算勞動關系的問題,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國,只要是員工,不論是所謂的臨時工還是正式員工,當在工作中受到傷害時,都有權利向有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從而獲得補償。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使一份合同無效
2020-12-24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