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員工在向單位提出了辭職之后,往往會等待單位的批復,而這時意味著單位最終不一定會準予員工辭職。但從法律角度考慮的話,員工提出辭職是否要經過單位批準呢?估計不少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是要經過批準的,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答案。
一、員工提出辭職是否要經過單位批準
或許是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許多企業和員工仍然認為員工辭職要寫辭職申請,要得到單位批準。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行法律規定得很明確,員工辭職只需提前30天通知企業即可,沒有其他條件。許多企業認為,如果員工辭職時不辦理工作交接或與企業有未了糾紛而企業又只能放人,則豈不是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法律對此的回答是,如果員工辭職時未辦理工作交接或與企業有未了糾紛的,企業可通過仲裁或訴訟等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但不能以此限制員工辭職,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二、員工辭職應當辦理哪些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一般來講,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的,此時是不需要經過單位批準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其實很多時候還是會有單位批準這一環節,并且多數情況下在員工提出了辭職之后,單位也不會說太為難,在要求員工按照單位內部規定辦理了離婚手續之后,雙方也就解除了勞動關系。
實習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中山東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7拆遷戶口在男方家能享受賠償嗎
2021-01-2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是給錢還是給房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