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工作需要和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是這種勞動關系的建立不是永久性的,可以雙方協商或者單方面等等來解除勞動關系,然后用人單位就可以不必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也可以和其他單位建立新的勞動關系,同時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時間?也有相關方面的要求,不同情況下勞動關系解除認定時間不同。
一、勞動關系解除方法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也就是在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注意,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但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
2、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關系。這種情形勞動法做了規定。主要有兩種情況: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
3、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這種情形見下圖。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4、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勞動關系解除。這種情形,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等情形,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二、勞動關系解除時間的認定
1、解除勞動關系的日期可以按照勞動者依法辦理離職手續時,用人單位依法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的日期作為勞動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日期,
2、如果勞動者沒有辦理離職手續自離的,可以以用人單位依法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或者通告的日期作為解除勞動關系的日期。
三、勞動關系解除相關的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最常見的解除勞動關系是因為勞動合同到期,這種時候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時間?就可以通過勞動合同證明日期來認定勞動關系解除時間,除此之外,如果單位或者個人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沒有辦理相關離職手續的,則需要單位依據法律出具相關的通告來作為解除勞動關系的日期,同時注意解除的勞動合同不要丟失要進行保存。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