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職場的人士都知道,如果員工可能掌握公司核心機密,那么,相關企業就會要求其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來要求他們離職后對公司的核心技術進行保密,以維護公司利益。那么,競業限制協議入職時就簽訂嗎?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競業限制協議應該什么時候簽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國并沒有規定競業限制協議的具體簽訂時間,具體情況可以由當事人和用人單位協商而定。
二、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應注意哪些問題
1、明確競業限制對象
競業限制的對象不是全體員工,競業限制的對象必須是企業中知悉商業秘密的員工。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是對勞動者就業權利的限制,故勞動者在簽訂協議前要明確是否有簽約義務,否則可以拒絕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維護自己的勞動權利。
2、明確競業限制的范圍
競業限制的范圍是指對勞動者再就業時的擇業限制范圍。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限制的范圍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但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3、明確競業限制的地域
競業限制的范地域是指對勞動者再就業時的地域的限制。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限制的地域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但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4、明確競業限制年限
我國勞動合同規定,競業限制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勞動合同法》有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勞動者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這就意味著上述特定的競業限制協議的年限不的超過兩年,否則超過的期限無效。
5、明確補償金的支付時間和支付標準
由于競業限制合同限制了公民勞動的權利,因此,根據公平原則,企業必須給員工相應經濟補償。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我國勞動合同法對補償金的支付時間做了約定,但對補償金的數額并沒有具體規定,由雙方當事人約定。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競業限制協議的簽訂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不一定要在入職時簽訂。但是在簽訂協議時,了解協議的詳細條款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您還有疑惑,您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什么是商業秘密和競業限制?
單位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競業限制補償的相關規定以及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人處罰標準
2020-12-29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