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目前經濟市場中,最為常見的一類債權債務關系,就司法實踐來看,由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糾紛,需要仲裁機構出面進行調解的情形是較為常見的,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機構在從事調解活動時,需要遵守勞動關系調解仲裁程序的規定。
一、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七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
二、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法律規定和仲裁實踐經驗,仲裁調解大致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1、開始階段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應在查明案情、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進行。無論是仲裁委員會依職權主動進行調解或當事人主動提出調解,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均同意調解才能進行調解,否則,仲裁委員會不能強行調解。在開始階段,仲裁委員會應做好下述準備工作:
(1)進一步查明案件事實,摸準爭議焦點,分析和研究當事人的心理狀況。根據調查、分析和研究所得情況,可擬定調解預案。
(2)根據案件需要和方便當事人的原則,選擇調解地、確定調解時間。調解地點,可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也可以當事人單位。
(3) 將調解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及有關組織和個人。有關組織和個人帶有選擇性,一般包括企業主管部門,企業勞資部門、工會組織,以及當事人的親友,以便讓他們協助進行調解。
2、進行階段
在上述工作準備就緒后,即可進行調解。調解既可由仲裁員一人主持,也可由仲裁庭主持。一般遵守以下程序:
(1)向當事人宣講國家的勞動法規和政策。
(2)向當事人說明調解的好處和意義,進行疏導工作。
(3)提供適用法規,明確各方應負的責任或承擔的義務。
(4)提出本案的調解意見,以供當事人參考或選擇。
(5)組織雙方當事人就調解意見進行協商。在協商中,允許當事人提出不同意見,允許當事人就有關問題開展辯論。
(6)宣布調解結果:調解不成或調解達成協議的具體內容。
3、結束階段
調解結束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調解未達成協議,或雖然達成協議,但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均意味著調解結束,仲裁委員會應及時以裁決的方式結案 。二是當事人經過民主協商,自愿達成調解協議。對經過協商達成調解協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制作仲裁調解書。調解書要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并由主持調解的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署名或蓋章。從而完全結束調解程序。
我們可以看出,職員在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后,需要在兩個月內向仲裁機構提出得到司法救濟的請求,若在一年內都未提出,相關當事人是會失去勝訴權的,對于逾期提出仲裁請求的,仲裁機構是有權不受理的。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