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對于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就可以直接辦理退休手續而不用再去單位進行工作了,但是由于一些員工的特殊性,所以在這些人辦理退休手續之后單位依然邀請他們去原單位進行工作,這個時候退休的人員便需要與原單位對勞動關系的問題進行認定,那么退休年齡后的勞動關系是如何進行認定的?
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仍在就業或者再次就業的,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何種法律關系,并無明確法律規定,在實踐中,一般認為此時勞動者已經不具有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身份,對雙方不作為勞動關系處理,按勞務關系處理。但對于勞務關系,法律法規并無明確定義,且用人單位和自然人之間如何建立勞務關系更無規定,目前在直接法律規定層面仍是一片空白。
在涉及勞動用工的個別領域,就某些特殊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一些解釋和答復,算是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的勞動關系認定問題打開發一扇窗。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離退休人員與現工作單位之間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以及工作時間內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問題的答復(2007年7月5日[2007]行他字第6號)中,對于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在受聘工作期間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時,答復“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第六十一條等有關規定,離退休人員受聘于現工作單位,現工作單位已經為其繳納了工傷保險費,其在受聘期間因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復((2010)行他字第10號)中,對于進城務工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農民工在工作中受傷的,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時,答復“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眾所周知,《工傷保險條例》是調整勞動者、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之間工傷保險關系的法規,通常認為他只能適用于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之間,而且在我國,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本前提就是兩者建立勞動關系,因此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支付工傷待遇的前提也被認為是要存在勞動關系。最高法院的上述兩個答復,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這兩個答復意見僅適用于工傷認定領域,對于其他領域尚沒有延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因其后來工作的單位無法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因此仍難以認定工傷;而對于后一種情況,勞動行政部門為了減輕其責任,往往會要求勞動者先行進行仲裁、訴訟,要求認定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之后,勞動行政部門才會據此認定工傷。
整體來講,在實際的勞動仲裁、訴訟過程中,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的爭議是否作為勞動爭議處理,對其關系是否按勞動關系處理,有較大的不同。一般來說,對于此類勞動者提起仲裁申請,一些勞動仲裁機構(如成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案件時,一旦發現勞動者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對相關案件以主體不適格,不予受理。但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做法亦會有所差別。以工傷為例,如果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農民工以要求認定勞動關系為由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則會予以受理處理。但如果受傷人員以人身損害賠償案由立案,要求按雇員傷害進行處理的,人民法院亦會予以立案處理。
這樣的現狀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無論從法律規定層面還是仲裁、司法實踐領域,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能否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仍無統一認識。造成這一問題除了法律層面的原因,還存在諸多如社會保障、就業權利等各方面的原因。
從法律的層面來看,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能否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勞動者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而造成勞動合同終止,其之后能否再次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勞動關系和勞動合同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并且,勞動合同或者勞動關系終止后,是否可以再次建立,法律并未進行禁止性規定。實踐中,對于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其與一個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終止后,仍可以與該用人單位或者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從邏輯上講,這一規定可以延伸至未有禁止性規定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第二,勞動者的年齡是否有上限。縱觀我國《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任何法律法規均未明確設定勞動者的年齡上限,而僅設置了“法定退休年齡”這一概念;也沒有任何法律法規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喪失作為法律上的勞動者的身份,退休不能等同于喪失勞動權利,即“勞動者”的身份是可以以直延續的,形成這一概念并非基于年齡,而基于勞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法律沒有禁止的情況下,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亦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因無明確法律規定,這一觀點目前還停留在理論探討的范圍,未能進入立法、司法實踐。
當然在司法實踐當中也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標準,可以說退休人員的勞動關系在一定程度在還是有一定的問題存在的,但是在日常的一些實踐當中,還是認定相關的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依然可以與原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死亡賠償撫恤金標準
2021-03-09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外包的意義
2020-12-16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