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罪并罰的條件具體是什么
1、必須一人犯有數罪。這是數罪并罰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構成數罪,就談不上對數罪實行合并處罰。
2、一個人所犯的數罪,必須是指在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或者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還有未經處理的漏罪,或者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過程中,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只有這三種情況下的數罪,才能實行數罪并罰。
3、數罪并罰不是對犯罪分子數個罪簡單地加重處罰,而是先對犯罪分子所犯的各罪分別定罪處罰,然后再根據數罪并罰原則,決定該犯罪分子應執行的刑罰。
二、數罪并罰如何適用并罰原則
《刑法》第69條的規定確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則為主,以吸收原則和并科原則為補充的折衷原則。因此,在我國刑法中這三個原則根據不同刑種的特殊性都可能予以適用。
1、限制加重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第1款的規定,限制加重原則只適用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所謂“限制加重”,在數罪總和刑罰以內進行限制,在數罪中最高刑期以上加重;同時,對于不同有期自由刑,法律還特別規定最高限度,即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
以有期徒刑為例,如果總和刑罰不超過20年的,即在該總和刑罰以內進行限制;如果總和刑罰超過20年的,則應執行的刑期不能超過20年。在上述幅度內,法院酌情決定應執行的刑期。
2、吸收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的規定 ,對于數罪中判有死刑、無期徒刑的,則應執行的刑罰最終應為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對于其他犯罪仍應予以定罪量刑并在判決中予以體現,但是在確定應執行的刑罰時并不考慮。這樣處理的說服力在邏輯上是清楚的,但是在具體個案可能會產生罪刑不平衡的看法。
實際上,從來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絕對的罪刑相稱;數罪并罰制度的作用只能起到相對平衡的作用,它的效果是對犯罪人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價,與其犯罪行為的危害與犯罪人格達到一個相適應的對稱。
刑罰的確定不應僅僅限于對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的衡量,而應主要考慮通過犯罪行為及罪前、罪后的表現來給犯罪人的一個總體的人格評價從而選擇相適應的刑罰量。對于在執行中是否給以減刑、假釋也應考慮被執行人的人格,縮減刑罰量即是恰當的;反之,即不能予以縮減。
是否適用減刑、假釋應與被執行人的被改造程度相關,而與其已犯罪的輕重并不直接相關。
3、并科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第2款的規定,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從法條上表述分析,其僅指主刑與附加刑的并罰。對于不同種附加刑的并罰和同種附加刑之間的并罰,法律并沒有給予明確回答。
對于不同種附加刑的并罰,如果是多個附加刑是剝奪政治權利與財產刑(即沒收財產與罰金),并科執行自然沒有疑問。
關鍵是不同的財產刑之間如何并罰?對此也存在不同認識,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條第2款規定:一人犯數罪依法同時并處罰金和沒收財產的,應當合并執行;但并處沒收全部財產的,只執行沒收財產刑。這一解釋實際上分別情況采用不同的并罰原則:當判處沒收全部財產的,則采取吸收原則,不再執行罰金。
4、對于同種附加刑的并罰,應分別刑種進行分析
剝奪政治權利的并罰,如果其中有一個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即應堅持吸收原則,如果數個剝奪政治權利都是有期限的。
數罪并罰的判刑不是把所有的犯罪判刑加一起。數罪并罰判刑的標準是不可以低于犯罪種類中最嚴重的刑罰,但是也不能高于所有刑罰的總合。數罪并罰也適用于緩刑,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服刑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也是可以減刑。
數罪并罰緩刑是否還可以執行?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數罪并罰中有期徒刑是否吸收拘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