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罪并罰的條件具體是什么
1、必須一人犯有數罪。這是數罪并罰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構成數罪,就談不上對數罪實行合并處罰。
2、一個人所犯的數罪,必須是指在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或者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還有未經處理的漏罪,或者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過程中,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只有這三種情況下的數罪,才能實行數罪并罰。
3、數罪并罰不是對犯罪分子數個罪簡單地加重處罰,而是先對犯罪分子所犯的各罪分別定罪處罰,然后再根據數罪并罰原則,決定該犯罪分子應執行的刑罰。
二、數罪并罰如何適用并罰原則
《刑法》第69條的規定確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則為主,以吸收原則和并科原則為補充的折衷原則。因此,在我國刑法中這三個原則根據不同刑種的特殊性都可能予以適用。
1、限制加重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第1款的規定,限制加重原則只適用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所謂“限制加重”,在數罪總和刑罰以內進行限制,在數罪中最高刑期以上加重;同時,對于不同有期自由刑,法律還特別規定最高限度,即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
以有期徒刑為例,如果總和刑罰不超過20年的,即在該總和刑罰以內進行限制;如果總和刑罰超過20年的,則應執行的刑期不能超過20年。在上述幅度內,法院酌情決定應執行的刑期。
2、吸收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的規定 ,對于數罪中判有死刑、無期徒刑的,則應執行的刑罰最終應為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對于其他犯罪仍應予以定罪量刑并在判決中予以體現,但是在確定應執行的刑罰時并不考慮。這樣處理的說服力在邏輯上是清楚的,但是在具體個案可能會產生罪刑不平衡的看法。
實際上,從來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絕對的罪刑相稱;數罪并罰制度的作用只能起到相對平衡的作用,它的效果是對犯罪人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價,與其犯罪行為的危害與犯罪人格達到一個相適應的對稱。
刑罰的確定不應僅僅限于對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的衡量,而應主要考慮通過犯罪行為及罪前、罪后的表現來給犯罪人的一個總體的人格評價從而選擇相適應的刑罰量。對于在執行中是否給以減刑、假釋也應考慮被執行人的人格,縮減刑罰量即是恰當的;反之,即不能予以縮減。
是否適用減刑、假釋應與被執行人的被改造程度相關,而與其已犯罪的輕重并不直接相關。
3、并科原則的適用
根據第69條第2款的規定,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從法條上表述分析,其僅指主刑與附加刑的并罰。對于不同種附加刑的并罰和同種附加刑之間的并罰,法律并沒有給予明確回答。
對于不同種附加刑的并罰,如果是多個附加刑是剝奪政治權利與財產刑(即沒收財產與罰金),并科執行自然沒有疑問。
關鍵是不同的財產刑之間如何并罰?對此也存在不同認識,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條第2款規定:一人犯數罪依法同時并處罰金和沒收財產的,應當合并執行;但并處沒收全部財產的,只執行沒收財產刑。這一解釋實際上分別情況采用不同的并罰原則:當判處沒收全部財產的,則采取吸收原則,不再執行罰金。
4、對于同種附加刑的并罰,應分別刑種進行分析
剝奪政治權利的并罰,如果其中有一個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即應堅持吸收原則,如果數個剝奪政治權利都是有期限的。
數罪并罰的判刑不是把所有的犯罪判刑加一起。數罪并罰判刑的標準是不可以低于犯罪種類中最嚴重的刑罰,但是也不能高于所有刑罰的總合。數罪并罰也適用于緩刑,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服刑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也是可以減刑。
數罪并罰緩刑是否還可以執行?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數罪并罰中有期徒刑是否吸收拘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假名字簽合同的后果
2020-11-18刑事自訴案件的辦理流程怎樣的
2021-02-21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