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市場,存在著多種形式的勞動關系,簡單的分布是標準的勞動關系和非標準的勞動關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標準勞動關系具體有哪些內容呢?在簽訂勞動關系之后,就與單位建立了債權債務的關系,自己的行為會受到相應的約束。
一、非標準勞動關系具體有哪些內容?
非標準勞動關系,從其主體特殊性分析,包括臨時工、非全日工、自雇工、家庭工、輪班工、派遣工以及在我國還有學徒工等。從其內容的特殊性分析,包括非全日制勞動關系、派遣勞動關系、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借用勞動關系等。
二、兼職工的介紹
一般擔任兼職的勞動者均與其它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系,有的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兼職工作,無需到兼職的單位去工作,在自己家里利用自己的勞動工具、工作時間從事約定的工作,直接向兼職單位交付勞動成果。也有的利用在職的工作時間,每月抽固定的幾天到兼職的單位去上班。
目前對于兼職,很多與員工建立兼職關系的單位認為它是一種民事關系,安排的事情做完,單位支付勞務費即可,不存在其它風險。而有的用人單位則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關于職工兼職的問題,“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職工作或經提出后拒不改正”的,單位有權與勞動關系立即解除合同。
三、勞動關系成立的情形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由于勞動力的存在和支出與勞動者人身不可須臾分離,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因而勞動關系就其本質意義上說是一種人身關系。
勞動合同可以使勞動關系受相關的法律條約護,而非標準勞動關系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或是因為沒有簽訂相關的合同而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所以發生了勞動關系要保證自己作為勞動者的權益。
包括臨時工、家庭工以及派遣工等,其內容與普通的勞動關系相比,是比較特殊的,但是在發生糾紛之后,是可以請求得到救濟的,對于民事主體個人來說,若勞動關系的單位,不給自己發放薪資,職員是可以舉報的。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