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建立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還是簽訂勞動合同建立的勞動關系。只要是確實存在著這些關系都是可以要求享受用人單位到相關政策,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關于勞動關系存在這很多問題,比如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勞動關系的確認日期的規定是什么?
一、勞動關系的確認日期的規定是什么?
時效制度是指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時效制度意在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及時行使權利的,將視為對自己權利的放棄。也就是說,只有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情形,才適用時效制度。
而確認勞動關系,是確認職工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法律關系,是勞動仲裁委員會在職權范圍內,對雙方法律關系是否存在進行裁決,是對一種事實的確認,不涉及實體權利義務糾紛的處理,故申請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適用時效制度,申請人可以隨時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出確認事實勞動關系的仲裁申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根據這條規定可以得知,只有實體權利受到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申請人主張權利時,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而確認事實勞動關系,只是對一種事實或狀態的確認,不存在 “權利被侵害”的情況,故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
以上只是律師在法理上的探討,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適用時效制度。在法律實踐中,勞動者往往是因為實體權益受到侵害,在用人單位否認與其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要求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比如說職工發生了工傷,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或者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資、休息休假等方面的糾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職工與用人單位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第一步就要確認事實勞動關系。按上面的理論來講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受時效制度約束,當事人可以隨時提出申請,但確認事勞動關系之后的仲裁及訴訟請求將涉及權利義務關系,其請求存在都時效問題,故在實際判例中,有些法官或仲裁員會在確認勞動關系階段直接將請求駁回。
因此,為了維護勞動者自身合法權益,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時,一定不要超出仲裁時效,確認事實勞動關系請求雖在理論上不受仲裁時效限制,但最好也不要超過合理的時限,避免因時效問題承擔敗訴風險。
二、勞動關系概念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勞動關系法律特征
1、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在這里小編給大家介紹勞動關系確認日期規定,主要是關于時效方面的規定,比如說勞動仲裁爭議,必須要在幾年之內提起,否則就將失去勝訴權。除此之外,小編在這里還給大家介紹了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征。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