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要是因為自身原因需要解雇員工就必須給員工充足的時間過渡失去工作的期間,法律中所規定的一個月就是單位需要提前通知被解雇員工的硬性規定,如果單位是臨時決定和員工解除關系的就必須支付相應的代通知金。那么,單位解除合同支付的代通知金扣稅么?
單位解除合同支付的代通知金扣稅么?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
【解除勞動合同 經濟補償 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雖然代通知金是作為給那些被辭退的員工的一種補償,但這也是以工資的名義和形式發放到員工賬戶,所以員工在收到代通知金時還是需要按照個人所得的標準向國家上交相應的稅費。
2020年最新工資扣稅標準
勞務費扣稅計算方法
2020年工資扣稅怎么計算,有哪些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書遺囑是立遺囑人死了才生效嗎
2021-01-01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土地出讓金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09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