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普遍存在的關系之一,就是勞動關系了。在實際活動中,發生著大量的勞務糾紛,而隨之相關的就是勞動關系。由于并不是所有勞動關系都簽訂有勞動合同,因此有時需要確認勞動關系,并以此作為雙方糾紛解決的前提必要條件。這時,勞動雙方會向有關產門申請勞動關系確認,那么勞動關系確認申請出文書嗎?
一、勞動關系確認申請出文書嗎?
確認勞動關系一般需要先進行勞動仲裁,如果當事人對于仲裁結果不認可,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對一審裁判不服還可以提起二審。因此,確認勞動關系的案件同樣實行二審終審制。
無論是仲裁還是訴訟,審理部門都將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
二、確認勞動關系糾紛的審理難點是什么?
1.裁判依據選擇難
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含復函、紀要)、地方勞動行政部門文件等,均有部分內容涉及勞動關系的認定,但這些內容不盡一致,仲裁和法院在選擇裁判依據時存在難題(具體沖突之處,詳見后文梳理)。法院變更仲裁裁決結果或者二審改變一審判決內容,部分原因為雙方參照適用的裁判依據不一致。譬如,工程違法發包人與實際施工人所雇人員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一、二審法院對可否適用原勞動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4條的規定存有爭議。車輛掛靠單位與車輛實際所有人所雇人員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兩級法院對可否參照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車輛掛靠其他單位經營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司機工作中傷亡能否認定為工傷問題的答復》亦認識不同。
2.勞動關系從屬性審查難
通常認為,勞動關系兼有平等性與從屬性、人身性與財產性的特征。
{1}其中,從屬性包括人身從屬性和財產從屬性,是勞動關系的本質屬性。
{2}但實踐中基于多種原因,對從屬性的審查存有困難,以致易與勞務、雇傭、外包、掛靠、承攬、租賃等關系混淆。
3. 勞動關系建立合意認定難
從主觀上、內在地審視,勞動者出讓勞動力使用權、獲取作為對價的工資報酬,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報酬、取得勞動力支配權,勞動合同即為雙方就勞動與報酬交換達成的合意。故合意可以作為判別勞動關系的重要要素。但隨著隱蔽用工、彈性用工等的發展,建立合意的認定存在障礙。
也就是說,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在申請確認時存在著許多難點。勞動關系確認申請出文書嗎?盡管相關部門會根據查實情況出具文書。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未雨綢繆,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初,就應自覺主動地簽訂勞動合同,以之為載體,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免留下隱患。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須知
2020-11-28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書范文
2020-12-20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