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勞動者想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十分困難,所以我們都格外珍惜工作的機會。相應的公司在解聘我們的時候也需要對我們進行相應的賠償。那入職未滿半年的代通知金應該怎樣支付呢,下面小編就為你解答這類問題。
公司要辭退員工,必須具備上述的法定事由,在履行了提前30日的通知義務或者另外支付給員工一個月工資的代通知費后,方可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不具備上述法律規定的事由,公司辭退員工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承擔《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的“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設區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一、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是否有補償或賠償,需要看辭退的原因。分以下3種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并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俗稱N 1;
3、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并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為滿半年的勞動者,公司在解聘這類人員時,需要對其補償半個月的代通知金作為相應的補償行為。相應的勞動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追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協商解除要支付代通知金嗎?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