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通知金如何發放需要納稅嗎?
代通知就是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發放;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代通知相關分類
第一種
代通知金有兩種,第一種北京市的“代通知金”是在《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中的第40條、第47條規定,是終止勞動合同代通知金。
終止勞動合同代通知金是指在勞動合同終止前,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的,應該支付沒有提前通知的日期對應的工資的賠償,這是一種賠償責任。具體條文是《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第四十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前,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將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意向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經協商辦理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手續。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以勞動者上月日平均工資為標準,每延遲1日支付勞動者1日工資的賠償金。這是對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而造成員工的工資損失賠償,其歸責原則是以過錯責任原則。
第二種
第二種是在《勞動合同法》中的第40條規定的,是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
第二種全國“代通知金”是新《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這就是在外企經常流 行的遣散費中“N 1”中的“1”。
解決糾紛
在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用多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不是30天工資)代替這個提前通知期,主要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在失業時重新尋找工作所需要的時間的利益。但是如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不合法,則其法律后果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被撤消,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那么此時不存在是否支付代通知金的問題。但如果勞動者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此時的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應該雙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否應該支付代通知金呢?這個問題我將另外撰文說明!
其實以上兩種代替通知金在北京市自2003年開始就同時適用了,“解除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在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處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 京仲委字[2002]12號第25條:“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勞動者對此不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如何處理?仲裁委員會應審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否符合《勞動法》第二十六規定的條件,如符合,則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予以支持。但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應認定為用人單位作出解除決定后的第三十日,并裁決該用人單位承擔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而給勞動者造成工資收入損失的賠償責任。”
終止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在《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的第40條和第47條予以了規定。
代通知金的工資標準是解除勞動合同時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代通知對于勞動者來說是特別重要的,這也是用人單位應該給的一種補償費用,而代通知金補償的標準就會按照工資的實際金額來進行發放,所以,對于用人單位如果要開除一位員工,必須要提前三十天進行通知,并且要以書面的方式,這樣才能不算是違法。
單位給的代通知金要單獨扣稅嗎?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醉駕吊銷駕照后多久能重考
2021-03-01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