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認定仲裁流程是什么?
勞動爭議仲裁仲裁也稱公斷,仲裁作為企業勞動爭議的處理辦法之一,是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依法對爭議雙方當事人的爭議案件進行居中公斷的執法行為。
仲裁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時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后一段時間內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對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需制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后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商,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后應制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起訴期滿后生效。生效后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行。
二、勞動關系的認定
實踐中有的單位沒有簽合同,而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只要存在實際用工,就認定勞動關系存在,所以認定勞動關系存在只是個認定標準和舉證的問題。理論:認定勞動關系的基本標準應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輔助標準為:
1,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2,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關系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實現這種關系的隸屬性。平等性是由勞動力市場等價交換原則決定的,表現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或服務,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雙方之間形成的是一種等價有償的關系。但這種平等性只是體現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雙方是否建立勞動關系以及勞動關系的條件、內容可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確定。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平等關系即告結束,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職工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支配或指揮,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此時雙方形成了管理與被管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兼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為了確保在工作期間,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益都受到保護,所以就規定了在確定勞動關系后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也要每個月支付給勞動者雙倍的勞動工資才可以,在證明勞動關系時也可以提供工作證明、工資發放材料等來確定。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