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工勞動關系法律依據是什么?
農民工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勞動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二、勞動關系的分類
(1)按不同所有制關系,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勞動關系、集體所有制勞動關系、個體經營勞動關系、聯營企業勞動關系、股份制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等。
(2)按職業分類,可以分為企業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的勞動關系、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等。
(3)按資本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國有控投公司的勞動關系、私營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有限責任公司等的勞動關系。
(4)從工人運動角度分類,可以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5)從集體談判角度分類,可以分為個別勞動關系、集體勞動關系。
農民工能夠成為社會的一種特殊產物,正是體現了我國當前城鎮化的日益進程和貧富差距等各種社會現實問題,農民工身為普通勞動者的各種合法權益一再被輕視和剝奪,那是因為農民工本身腦海當中沒有任何法律維權意識,農民工在維權的時候也有一種維權無路、無門的感覺,這些問題如果政府部門不重視,永遠也無法解決。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