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幾點:
1、主體
指參加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2、客體
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行為,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
3、內容
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二、勞動關系的屬性特征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用人單位)之間,為實現勞動過程而發生的一方有償提供勞動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關系。我們認為,從理論上說,勞動關系的具體特征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勞動是一種結合關系
因為從勞動關系的主體上說,當事人一方固定為勞動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稱為勞動者;另一方固定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勞動力使用者,稱用人單位(或雇主)。勞動關系的本質是強調勞動者將其所有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結合關系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觀察就是對勞動力的使用,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納入其生產過程。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始終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而存在,而非產品。這是勞動關系區別于的本質特征,后者勞動者所有的勞動力往往是作為一種勞務產品而輸出,體現的是一種買賣關系或者加工承攬關系等。
2、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
勞動關系一旦形成,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用人單位的成員。所以,雖然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勞動關系建立后,雙方在職責上則具有了從屬關系。用人單位作為勞動力使用者,要安排勞動者在組織內和生產資料結合;而勞動者則要通過運用自身的勞動能力,完成用人單位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并遵守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這種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具有很強的隸屬性質,即成為一種隸屬主體間的指揮和服從為特征的管理關系。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雙方則是無組織從屬性。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內部的構成,而這些構成要件組成了這個事物整體。同樣的勞動關系并不例外,也是有他的構成要件。可能大家對于此類問題不是很了解,因此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在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07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