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勞動關系包括哪些?
非標準勞動關系,從其主體特殊性分析,包括臨時工、非全日工、自雇工、家庭工、輪班工、派遣工以及在我國還有學徒工等。從其內容的特殊性分析,包括非全日制勞動關系、派遣勞動關系、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借用勞動關系等。
一般擔任兼職的勞動者均與其它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系,有的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兼職工作,無需到兼職的單位去工作,在自己家里利用自己的勞動工具、工作時間從事約定的工作,直接向兼職單位交付勞動成果。也有的利用在職的工作時間,每月抽固定的幾天到兼職的單位去上班。
目前對于兼職,很多與員工建立兼職關系的單位認為它是一種民事關系,安排的事情做完,單位支付勞務費即可,不存在其它風險。而有的用人單位則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關于職工兼職的問題,“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職工作或經提出后拒不改正”的,單位有權與勞動關系立即解除合同。
二、勞動關系建立的條件有哪些?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由于勞動力的存在和支出與勞動者人身不可須臾分離,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因而勞動關系就其本質意義上說是一種人身關系。勞動合同可以使勞動關系受相關的法律條約護,而非標準勞動關系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或是因為沒有簽訂相關的合同而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所以發生了勞動關系要保證自己作為勞動者的權益。
綜上所述,勞動關系的認定有一定標準,比如雙方都符合用工主體資格,建立了人身依附關系等。但是在用工領域,存在多種非標準模式,比如雇傭關系、承攬關系、非全日制用工關系等。在這些關系中,員工和單位的關系比較松散,解除和終止關系要求也不怎么嚴格。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法律知識匯編
2020-11-19商標轉讓權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5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