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法院勞動關系確認需要什么證據?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 招聘 “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二、勞動關系包括哪些要素?
勞動關系構成三要素:
1、隸屬關系。即在人身、經濟和組織上勞動者從屬于用人者,在用人者的指揮、控制下進行勞動,勞動者成為用人者組織中的一個部分,成為勞動關系。
2、有勞動行為的給付。只有勞動者在客觀上有勞動行為的付出,雙方之間才產生勞動法上的權利義務,這也正是事實勞動關系與合同無效之勞動關系的重大區別所在:勞動合同在訂立后未實際發生用工之前被確認為無效,則雙方之間并不能形成事實勞動關系。
3、欠缺書面形式。事實勞動關系與標準勞動關系的唯一區別在于一紙勞動合同。法定書面形式的欠缺使得勞動者與用人者雙方權利義務的內容變得不明確,在雙方無爭議時并無多大問題;但雙方有疑問時則只能由雙方各自舉證證明或依法定內容確定。
三、勞動合同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綜上所述,有時候員工和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就可能導致勞動糾紛的發生。如果需要做工傷認定,之前要做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根據最高法頒布的司法解釋,員工方面應該先提供證據,像工資單、考勤表、社保卡等都可以拿到用。當然,單位也承擔舉證責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房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6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