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提供虛假資料,那合同還有效嗎?
無效;
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簽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要平等自愿,達成合意。也就是說,勞動合同應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否則合同就是無效的。對于無效合同,企業可以解除。
現實當中,很多人為了進入一個好的企業,謀得一份薪水較高的工作,當自身條件達不到企業的錄用條件時,就可能會采用偽造學歷證書、虛列工作經驗等方式使自己符合企業要求。員工入職后,企業可能會通過各種渠道得知員工提供的某些信息是虛假的,此時就可以以員工存在作假和欺詐行為為由,提請仲裁庭或法院確認雙方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這種主張通常都會得到仲裁庭或法院的支持。
員工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并非都屬于欺詐行為
有些企業在處理員工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時,認為員工的任何欺騙行為都屬于欺詐,這是錯誤的。比如,有些企業為防止員工作假,會讓員工在求職登記表或入職登記表的最下方寫上“本人承諾上述所有信息完全真實有效,如果有任何虛假信息,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支付任何補償”之類的保證,并且簽字確認。之后,企業一旦發現有虛假信息,就據此為由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問題。
相關法律條文
這種行為屬于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濟補償,還可對其追償經濟損失。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八十六條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員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都是要以最公平的態度來進行,雙方不能存在有一點虛假的資料,如發現有一方的資料有問題,那么說明這份合同就不受到法律的保護,也是屬于無效的,所以,簽訂合同就一定要核實對方的信息之后才能辦理。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是什么
虛假訴訟罪立案標準
虛假訴訟罪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弱體
2021-03-13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潮州潮安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31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數認定怎么規定
2021-03-09拆遷補償要錢還是要房
2021-01-29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