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關系是一種不穩定的關系,很多人沒有領取結婚證就居住到了一起,如果在同居期間在有了孩子的話所生的是非婚生子女,法律當中規定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所享受的權利是一樣的,關于同居關系析產協議分割財產代理詞范本是怎樣的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規定。
一、同居關系析產協議分割財產代理詞范本是怎樣的?
同居關系析產糾紛代理詞范本
審判長、人民陪審員:
作為原告朱xx的訴訟代理人,現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原、被告并非事實婚姻關系,而是同居關系,原告當庭放棄部分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
離婚的前提是雙方存在合法的婚姻關系,包括已辦理結婚登記的登記結婚關系和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關系。本案中,原、被告未辦理結婚登記,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之規定,事實婚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結婚條件,即男女雙方必須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欠缺的僅是未按規定結婚登記這一形式要件;二是時間條件,,即男女雙方必須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條例》公布實施以前,就已具備了結婚的實質要件。因為被告是1974年5月10日出生的,在1994年2月1日時尚未達到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即不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所以原、被告依法不屬于事實婚姻。既然原、被告雙方沒有合法的婚姻關系,當然談不上離婚之問題。原告在向法院起訴后明白了這一法律規定,澄清了原來的錯誤認識,而于當庭表示放棄離婚的訴求,這是屬于對原有訴求的部分放棄,顯然不屬于增加訴求,也不屬于變更訴求(所謂的變更訴求是指將甲訴求變更為乙訴求)。被告引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予以抗辯,顯然是混淆了放棄訴訟請求與變更訴訟請求的區別。如果按被告的思路將放棄訴求與變更訴求等同起來,那么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就不能放棄訴訟請求(部分或全部請求),也就不存在舉證屆滿后的撤訴問題,這顯然與《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原告可以在宣判前予以撤訴的規定相矛盾。從中可以看出被告觀點的荒謬性,也是對《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防止搞證據突然襲擊的立法原意的曲解。因此,被告關于“原告當庭放棄部分訴求”不合法的辯稱,依法不能成立。這一點在今年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案件有關問題的解答征求意見稿中有直接地體現。【同居關系析產糾紛代理詞范文】
二、原、被告在共同生活期間欠下的336173.91元共同債務
原告提交的證據四至八證明“原被告在共同生活期間欠下錦江信用社、春濤信用社、黃莊信用社本息共計336173.91元”,因這些債務均是向國家的信貸機關借的,有相應機關出具的借條、貸款查詢表、證明等證據予以證實,所以人民法院應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而這些債務產生的時間是同居的時間,用處是用于日常生活開支和經營,依法這些債務應屬于共同債務。
三、被告關于“原告從家里拿了21萬元”的辯稱依法不能成立
兩次庭審中被告均未向法庭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原告從家里拿了21萬元”,其于庭審后向法院提交的未經質證“07年存折”,顯然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而被告關于“原告自認從家里拿了21萬元”的辯稱,更是子無虛有的事情。兩次庭審中原告均未承認從家里拿了21萬元,又何來的自認呢?雖然在第一次庭審前幾天法院主持的調解中,為了促成調解,原告曾經說到過此事,但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六十七條“在訴訟中,當事人為了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之規定,即使原告在調解中承認了拿了21萬元,這也不構成自認,因此,被告的該辯稱依法不能成立。【同居關系析產糾紛代理詞范文】
四、其他問題
1、財產的分割必須與債務的承擔相聯系,這樣才能體現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同時考慮分割不至于影響財產的實際利用價值和實際使用。
2、子女的撫養應考慮原、被告生存能力和條件的差異,從有利于子女的成長和發展的角度考慮。
以上代理意見望合議庭予以采信。
綜上所述,關于同居關系析產協議分割財產代理詞范本是怎樣的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如果要解除同居關系的話是可以由男女雙方的進行協商的,不用到法院去解除同居的關系,但是婚姻關系就不一樣了,婚姻關系是法律上的一種關系,要解除的話是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的。
同居幾年可認定為事實婚姻
未婚同居財產如何分割
同居分手怎樣分割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3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