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辭職單位不批如何處理
勞動者辭職不需要單位批準,但須程序合法。
現(xiàn)實中,勞動者辭職單位以各種借口不受理、不批準,勞動者憤而離職,最后單位卻以勞動者未依法離職造成單位損失為由不支付最后的工資等,導致勞動者有苦難言。
首先明確一點,勞動者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也就是說我國法律賦予了勞動者無限辭職權。無論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過錯而辭職,勞動者辭職都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
其次,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不等于說辭職沒有任何限制,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提前30天主動辭職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書面形式。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xù)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guī)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xù)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這是在行使自己的解除權。一般來說雖然會需要先通知用人單位,但實際在提出辭職申請之后,并不需要單位的批準。因為提前通知單位,這是在履行法定的義務,不過法律中也沒有規(guī)定說必須要經過單位的批準,那么雙方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個人辭職代通知金被扣除合法嗎?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工作合同到期不寫辭職信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xié)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yǎng)嗎
2021-03-0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基層醫(yī)院醫(y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競業(yè)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監(jiān)督與監(jiān)督檢查的區(qū)別是什么,勞動監(jiān)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