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企裁員補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1、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2、對于在中國的外企,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要裁員的,需要經過法定的程序,需要給予員工賠償。
《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二、不支付補償金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勞動保障當事人提出仲裁的,應當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2、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受理的,應當由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并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及相關證據。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
3、仲裁庭應當于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撤訴處理,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4、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案,案情復雜確需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不得超過十五日。
5、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7、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國際金融危機其實對大多數外國企業造成的影響直到今天都沒有完全恢復,所以有些外資企業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只能做出裁員的決定,一般在企業表現比較突出的這部分員工通常都不在裁員名單之內,被裁的員工需要結合自己情況索要經濟補償。
裁員補償的標準是怎樣的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如果公司裁員一般裁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1-03-04夫妻離婚隱藏的財產怎樣取證
2021-01-06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