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形式。盡管法律規定合同的形式可以采用書面、口頭和其他形式,但對于重大交易,從交易安全和證據學的角度考慮當事人還是采用書面形式,避免雙方權利義務約定不明和出現糾紛時舉證困難。合同的書面形式包括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對原合同作出了補充或變更,那么最好就補充和變更部分簽定一份新的書面協議,作為原合同的附件。
2、合同內容。合同的內容主要是約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法,所以萬萬不可大意。《合同法》規定了15種有名合同,并對各種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了指引性的規定。但我們前面說過,合同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由當事人自主約定的,法律一般并不干預,所以像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地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驗收方式和標準、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風險的轉移、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法等合同的基本條款雙方一定要全面仔細考慮并詳加約定,防止出現陷阱和漏洞。對于由對方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更要多加小心。因為這些格式合同基本都存在對提供格式合同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情形。對那些不利于自己的格式合同最好是簽定補充協議,使合同符合公平原則。
3、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締約的真正目的和合同法的全部意義。合同的履行的原則為誠實信用原則,即債務人應當全面、適當地履行其合同義務(包括主給付義務、附隨義務和不真正義務),使債權人的合同權利得以實現。下面主要講合同履行中的情勢變更原則和抗辯權。情勢變更原則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發生情勢變更而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者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會顯失公平,因此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解除合同的原則。此原則的確立對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十分有益。
4、違約責任。違約責任一般也是由當事人自行約定,所以在簽定合同對違約責任進行約定時一定要考慮到自己違約的可能性,避免自己將來可能承擔的高昂的違約金。譬如,經濟活動中,供貨方一般均能依約履行義務,而定貨方卻常常因流動資金不足不能如期付款。在這種情況下,定貨方在合同中千萬不能隨意承諾逾期付款將支付高額違約金,最好約定一個付款寬限期。另外還要約定在特殊情況下己方的免責事由,盡可能避免己方可能的違約責任。
5、債權的保全。債的關系成立后,債務人便負有履行債務的義務,其全部財產便成為債務履行的一般擔保,民法上稱之為“責任財產”。為保證債權的實現,對責任財產所采取的手段稱為保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達不到傷殘如何賠償
2021-03-24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年金
2021-02-06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