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或克服以上消極因素,不斷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的公民參與,本文認為在實踐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第一,在不同地域和階層之間的“數字化鴻溝”無法短期內有效彌合的情況下,各級政府應在積極發展電子政務的同時,保留開放一些方便于欠發達地區公民和其他弱勢公民政治參與、意愿表達的傳統政務形式和渠道,盡可能公平地保障每個合法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利,防止各種不具有電子政務信息網絡資源的公民因大而純的電子政務模式而被排斥或“擠出”。此外,進一步加強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信息傳媒方面的建設投入,保證弱勢公民的政策政務知情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彌補巨大的“數字化鴻溝”。
第二,政府從觀念和行動上確立公民在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中的主體地位,是促進公民參與的思想保障。各級政府和公務員應認識到。政治權利從政治國家返還公民社會,并不意味著社會公共權威的萎縮或消失,而只是意味著這種公共權威應最終建立在政府與公民相互協商合作的基礎之上。只有立足于這種思想觀念,電子政務巨大的潛在效率優勢才能夠充分發揮并得到民主的控制。在相應的行動方面,則要求政府及時、積極、公平地對公民的評價性意見做出回應,而不是把公民視為純粹的消費者或公共資源的競價者。只有當公民意識到政府的電子政務確實尊重了他們的意見且積極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務,公民的參與熱情才能被有效調動起來。
第三,完善落實電子政務中的公民參與法律制度,為公民參與提供制度保障。盡管高水平的公民政治參與最終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制度性保障是最重要的,它們包括:保障公民的政策知情權利、參與權力和監督權力;保障暢通的公民參與渠道等。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對公民參與電子政務的內容、方式、途徑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公民能夠依據法定程序實現經常化、制度化的政治參與。
最后,大力發展網絡技術。開辟公民參與電子政務的新途徑和新渠道。公民積極的政治參與意識最終需要現實的技術力量支撐,開發網絡技術是促進公民參與的必要物質基礎。
各級政府和公務員應認識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0-11-24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辯護詞
2021-01-26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定金及定金罰則
2020-12-01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