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微商的銷售模式,已經涉嫌傳銷。他們的代理商層層疊疊,組織化趨勢明顯,這些人每月的業績并不以銷售多少產品來算,而是看發展了多少‘下線’。”有專家指出,如果微商平臺的人員計酬和返點是以邀請加入的人員數量為基礎,那么就符合傳銷的本質特征。微商傳銷是在傳銷手段花樣不斷翻新,特別是傳統傳銷與網絡傳銷相互交織的情況下,最新的網絡傳銷形式。即在微信、微商平臺上從事傳銷活動,采取的手段是夸大宣傳、炫耀致富,如鼓吹一年內可以買寶馬,誘騙的都是“朋友圈”里的親朋好友,這使得很多人墜入傳銷之網。
由于進入門檻很低,微商曾一度處在監管盲區,偽劣產品泛濫、售后服務缺失、涉嫌非法傳銷等問題飽受消費者詬病。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遠程購物投訴約4.1萬件,其中以微商為代表的個人網絡商家成為投訴熱點。《電子商務法》把微商列入電子商務經營者范疇,對主體登記、依法納稅、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作出規定,將成為微商行業結束野蠻生長、走向健康規范的拐點。
微商亂象叢生 監管一度缺失近日,山西太原的李女士從朋友圈微商手里購買了一款“減肥針”,使用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實際效果與宣傳不符。經過上網查詢,李女士發現這款“減肥針”并無任何銷售資質,也因效果不佳被不少網友吐槽。當她向賣家提出退貨時,卻發現自己已被對方拉黑。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微商多數沒有實體店鋪,無營業執照、無信用擔保、無第三方交易平臺,缺乏有效約束和資質認證,工商部門難以介入處理,一旦發生糾紛,賣家可能直接刪除好友或更換賬號,消費者維權難度較大。
“和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相比,微商存在種類繁多、隱蔽性更強、商務關系不典型等特性,而且賣家大多是個人,依靠社交關系和特定的渠道傳播。這些都成為監管和治理新難題,包括如何鎖定當事人,如何界定其經營的性質和交易額,如何區分不同平臺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取得有效的證據等。”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木斯認為,在治理網絡空間時存在的跨地域、虛擬性等難點,使得微商治理成為我國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治理中新的挑戰。納入法律監管 維權有法可依近年來,為整治電商亂象,我國出臺了若干相關法律法規,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侵權責任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的出臺,以及《網絡安全法》的頒布,使互聯網商業和交易活動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規范的規則體系。” **木斯說。然而微商是否適用于這些法律法規,一直有著不小的爭議。
綜上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有更多相關的內容需要咨詢,歡迎到律霸網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委托代理
2020-12-10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