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銀行管控業務風險的重要基礎。業務實踐中,為保證電子合同或單證作為證據使用的法律效力,銀行有必要落實以下方面的技術保障措施:
首先,應保證提交的數據電文符合法律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10條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電子簽名法》第5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其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供隨時調取查用;其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
其次,應使電子合同簽名符合《電子簽名法》規定的可靠電子簽名標準。
按照國家標準GB/T25064《電子簽名格式規范》規定,為使電子簽名具有長效性和實現可靠電子簽名,需采用帶時間戳的電子簽名(ES-T)以上的電子簽名格式進行簽名。這些格式的電子簽名需可由數字證書認證機構(CA)和時間戳機構(TSA)來共同保障。在互聯網業務糾紛中,時間戳可以證明一份電子文件在某個時間點的真實存在狀態,是電子文件在時間及內容完整性方面的證明。實踐中,已有法院與由國家授時中心負責授時和守時的時間戳服務機構合作,采用通過時間戳服務機構為電子證據加蓋時間戳的做法,從而對電子證據文件進行權威確認。
在近年來的一些司法判例中,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采用可信時間戳保護的電子文件,得到了法院采信,對證明相關網上交易事實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銀行業務部門可以考慮引入TSA時間戳服務并與銀行向客戶發放的USBKEY數字證書相結合,通過TSA時間戳來保障對電子合同和單證的簽署時間和自簽署后內容完整性的證明,并通過USBKEY數字證書來證明客戶或客戶授權的代理人作為簽署者的身份,從而實現電子合同單證符合《電子簽名法》規定的可靠電子簽名和證據原件形式要求,增強電子合同單證作為證據使用的效力,促進相關網上業務健康發展。同時,鑒于時間戳的實施對網上業務流程和客戶體驗有一定的影響,關于TSA時間戳的使用,建議銀行業務部門在綜合評估具體業務品種、客戶體驗、風險控制、同業的實踐、時間戳機構的服務能力、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基礎上酌定相應的實施范圍和實施方式。
加強對電子合同及其他相關證據的管理。根據《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等的規定,以數據電文形式訂立的合同,應符合“書面形式”或“原件”形式要求,應滿足“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供隨時調取查用”的條件。因此,為保障銀行與客戶訂立的電子合同的證據效力,銀行應采取措施加強對電子合同的管理,使其滿足“可供隨時調取查用”的要求。
此外,從審判實踐來看,雖然法律法規已經認可了數據電文的證據效力,但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審查認定電子證據時,往往比較謹慎,囿于電子證據的易改性,對于沒有其他證據相佐證的電子證據,很可能不予采信。因此,銀行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除應做好電子合同的保管工作外,還應對其他相關證據進行妥善管理,以保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從而使電子證據獲得司法機關的認可。
進一步完善網上交易的安全保障措施。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中,非面對面的交易場景使銀行面臨更多外部欺詐的風險,需要通過客戶的甄選和交易流程的優化予以合理管控,建議銀行業務部門加強對客戶的盡職調查,嚴格審查客戶資料,針對不同的網上交易業務品種確定相應的客戶準入條件,防范不誠信的交易對手。同時,建議銀行業務部門與IT管理部門協作,建立對網上交易的監測和電子證據提取管理機制,防止電子交易數據在傳送、處理和存儲過程中被篡改或丟失,并對電子合同、單證等數據電文,以及與客戶往來交易信息進行長期保存,以備隨時可以提取作為證據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銀行電子賬戶不是與銀行實體賬戶相同的全功能賬戶,電子賬戶在開立時需要遵循《反洗錢法》的規定,履行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義務,采取有效措施核實客戶真實身份并統籌考慮電子賬戶的功能。因此,對于在銀行僅開立電子銀行賬戶進行網上交易業務的客戶,由于網上客戶身份識別措施弱于柜面親見客戶本人,建議銀行業務部門考慮依據審慎原則對其單筆交易數額設立合理的限額,或必要時購買相關保險以轉移和緩釋業務風險。
進一步優化網上交易合同條款展示界面,充分披露業務信息。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相對于普通金融消費者,網絡平臺提供者處于主導地位,為了平衡雙方的利益,維護實質公平,司法機關越來越關注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通常要求銀行等金融服務者在信息披露義務和風險提示等方面承擔更多的義務。順應法律環境的發展變化,銀行在網絡平臺上需完整、準確地披露產品信息和相關格式合同條款,保護客戶知情權。因此,建議銀行業務部門關注按照法定要求在網絡平臺上完整展示具體產品和服務的格式合同,便于客戶理解和簽署。具體而言,建議落實以下措施:第一,風險提示清晰,盡到充分說明產品的義務;第二,產品信息披露真實、完整、準確,保護客戶知情權;第三,格式條款落實對客戶的保護,提示客戶注意與客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事項;第四,落實客戶隱私權的保護,防止客戶交易數據泄露、丟失或不當使用。
依據《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司法解釋》,對于格式合同中涉及免除或者限制銀行責任的條款,銀行在相關業務網站界面上,需要用區別于其他條款的加黑字體突出顯示,以盡到對客戶的說明義務,確保該格式條款的效力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可,網上業務合同的履行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護,從而促進銀行網上業務順利開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24選學區房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20-12-01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